咨询热线0451-88087866 18686792519
您现在的位置:供热收费软件/系统_客服/设备管理/维保巡检系统-智慧供热系统平台开发定制-科大金睿 > 聚焦我们 > 媒体聚焦 > >供热收费软件低代码开发趋势:快速搭建区域定
在供热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供热收费软件的开发模式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低代码开发趋势脱颖而出,为供热企业快速搭建区域定制化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与高效途径。
以往,供热企业开发收费软件多采用传统的定制开发方式。这种方式虽能满足特定需求,但耗时漫长,从需求调研、设计到开发、测试,一个完整流程下来,少则半年,多则一两年。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 2020 年,某大型供热集团进行一款收费软件的传统开发,耗时 18 个月才正式上线使用,期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不仅如此,传统开发成本高昂,每一行代码都需要专业程序员精心编写,人力成本占据大头。而且,后续若要根据区域差异或业务变化进行调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维护和升级成本极高。
近年来,低代码开发平台迅速崛起。以 2022 年为例,市场上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应用增长率达到了 30%,众多行业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一新兴开发模式。低代码开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可视化界面、少量代码,就能快速搭建应用程序。对于供热收费软件而言,其优势显著。首先,开发周期大幅缩短。借助低代码平台,供热企业可以在几周内完成一个基础版本的收费软件搭建,对比传统开发,时间成本可能降低 80%以上。其次,降低技术门槛。非专业技术人员经过简单培训,也能参与到系统搭建中,这就意味着供热企业内部人员可以更深度地参与到项目中,使系统更贴合实际业务需求。
这是搭建定制化系统的首要步骤。不同地区的供热企业,因气候条件、收费政策等差异,需求各不相同。以东北地区为例,供热期长,收费模式可能按面积和供热时长综合计算;而在华北地区,供热期相对较短,收费政策可能更倾向于按热量计费。供热企业管理人员要组织各部门深入研讨,梳理出核心需求。在此过程中,还需参考《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 173 - 2009)等行业标准文件,确保需求符合规范要求。
目前市场上低代码平台众多,如 OutSystems、Mendix 等国外平台,以及国内的活字格、宜搭等。企业要从功能、性能、易用性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参数指标方面,要关注平台的并发处理能力,例如某集团供热企业在选择平台时,就要求平台能满足至少 1000 个用户同时在线操作收费系统,以应对供热缴费高峰期。同时,平台的可扩展性也至关重要,要能方便地与企业现有的供热监控系统、财务系统等进行集成。
低代码平台通常提供各种预制模块,供热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组合。例如,收费模块要涵盖不同收费方式、计费规则;用户管理模块要实现对供热用户信息的高效管理。在构建过程中,要注重模块间的集成性,确保数据在各个模块间流畅流转。以某大型供热集团为例,他们通过低代码平台搭建的收费系统,实现了收费数据与供热能耗数据的实时关联,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看不同区域的供热成本与收费情况。
系统搭建完成后,全面的测试必不可少。不仅要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各项收费、查询等功能正常运行,还要进行性能测试,如测试系统响应时间、数据准确性等参数指标。在实际测试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例如系统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响应过慢,这就需要对代码进行优化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内部技术人员与平台供应商要紧密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对比 2020 - 2025 年的供热政策变化,政府对供热行业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日益提高。例如,多地政策要求供热企业实现供热数据的实时上传与分析,以提升供热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代码开发的灵活性与快速迭代能力,恰好能帮助供热企业快速响应政策变化。企业可以根据新政策要求,迅速在现有低代码系统上进行功能扩展或调整,避免了传统开发模式下因政策变动带来的高额开发成本与漫长开发周期。
供热收费软件的低代码开发趋势为供热企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通过遵循科学的方法论,供热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带领企业快速搭建出贴合区域需求的定制化系统,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与市场竞争力,在数字化时代的供热行业中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