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451-88087866 18686792519
您现在的位置:供热收费软件/系统_客服/设备管理/维保巡检系统-智慧供热系统平台开发定制-科大金睿 > 聚焦我们 > 媒体聚焦 > >供热收费系统灾备方案设计:异地容灾与数据实
在供热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供热收费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供热企业至关重要。一旦系统出现故障或遭受灾难打击,不仅会影响供热服务的正常开展,还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设计一套完善的供热收费系统灾备方案,特别是异地容灾与数据实时同步技术,成为供热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供热行业的不断扩张,相关数据也在飞速增长。据《2023 年中国供热行业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五年间,全国供热面积以年均 5%的速度递增,供热企业的用户数量和收费数据量也同步大幅增加。这使得供热收费系统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出现故障的风险也随之提高。
以东北地区为例,冬季供热是民生大事。在 2024 年度供热期,某集团供热企业就曾因当地突发的一场罕见暴雪,导致其本地的数据中心遭受电力故障,供热收费系统一度瘫痪。这不仅影响了用户缴费的便利性,还使得企业在后续的费用核算和统计上耗费了大量人力和时间,经济损失不可小觑。这一事件充分凸显了供热收费系统灾备的紧迫性。
异地容灾是保障供热收费系统在面临重大灾难时仍能持续运行的关键手段。目前,常见的异地容灾技术有基于存储的复制技术、基于主机的复制技术和基于网络的复制技术。
基于存储的复制技术通过存储设备之间的数据复制,实现数据在异地的备份。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对主机系统的影响较小,数据一致性较高。例如,采用高端存储阵列的远程镜像功能,能以较低的 RPO(恢复点目标,衡量灾难发生后数据丢失量的指标,一般要求在分钟级甚至秒级)和 RTO(恢复时间目标,衡量系统从灾难发生到恢复正常运行的时间,通常要求在小时级)实现异地容灾。不过,该技术的成本较高,对存储设备的兼容性要求也较为严格。
基于主机的复制技术则是在主机层面实现数据的复制,它的灵活性较强,适用于不同的存储设备和操作系统。但由于其依赖主机资源,可能会对主机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基于网络的复制技术通过网络设备实现数据的复制,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适应性。然而,网络延迟可能会影响数据同步的实时性。
数据实时同步是确保异地容灾系统有 效性的核心环节。在供热收费系统中,需要同步的数据包括用户信息、缴费记录、供热计量数据等。
常见的数据实时同步技术有数据库日志解析技术、消息队列技术和中间件技术等。数据库日志解析技术通过解析数据库的日志文件,获取数据的变更信息并进行同步,其优点是数据同步的准确性高,但实现难度较大。消息队列技术则是将数据变更信息封装成消息,通过消息队列进行异步传输和处理,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中间件技术则是在源系统和目标系统之间搭建中间件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配置性。
在实际应用中,供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实力,选择合适的数据实时同步技术。例如,某大型供热集团在 2022 年升级其供热收费系统时,采用了消息队列技术结合中间件技术的数据实时同步方案,有效提高了数据同步的效率和稳定性,确保了异地容灾系统的可靠运行。
近年来,国家对于供热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安全越来越重视。对比 2020 - 2025 年的政策变化,2020 年主要强调供热企业的节能减排和服务质量提升;而到了 2023 年,相关政策明确要求供热企业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灾备体系,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目前,供热行业最新标准文件《城镇供热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也对供热企业的数据管理和灾备提出了具体要求。企业在设计灾备方案时,必须严格遵循这些政策和标准,确保方案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在设计供热收费系统灾备方案时,供热企业管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除了技术选型外,还要考虑灾备中心的选址、建设成本、运维管理等问题。
灾备中心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网络条件和电力供应等因素。一般来说,应选择与主数据中心距离较远、地质条件稳定、网络带宽充足的地区。同时,建设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企业需要在保障灾备效果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建设成本。
运维管理同样重要,一套完善的灾备方案需要专业的运维团队进行日常监控和维护,确保灾备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供热收费系统的灾备方案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异地容灾与数据实时同步等多项关键技术。供热企业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灾备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案,遵循相关政策和标准,确保供热收费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供热服务的持续开展提供有力保障。